冬至為何吃湯圓?冬至農曆幾號?習俗由來,冬至拜拜時間 ,
2021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1日,而2019年則是在12月22日,為什麼會不一樣呢?冬至這天,太陽正好直射在地球南迴歸線上,因此會是北半球國家日照最短的一天,每年幾乎落在國曆12月21日、22日或23日,農曆日期則跟清明節一樣沒有固定,因此又被稱為「活節」。
《後漢書》曾記載:「冬至前後,君子安身靜體,百官絕事,不聽事,擇吉辰而後省事。」漢代官員為了慶賀「冬節」通通放假一天。明朝則有著:「家家搗米做湯圓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」的俗諺。據聞,唐宋時代帝王也會在這天舉行盛大的祭天祭祖儀式。數百年來,看重程度得以想見。
吃湯圓的傳統習俗到底從哪來的?冬至由來與故事
冬至為何要吃湯圓,由來其實眾說紛紜。其中一個通俗的傳聞,是閩南曾有一對貧窮夫妻帶著小女兒,妻子死後,丈夫為了籌安葬費而決定賣掉女兒。女兒一聽難過得昏了過去,她的爸爸便緊張得要了一碗米湯和幾個糯米圓灌醒她。
後來,吃湯圓成了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,窮人吃純糯米做的小圓仔,有錢人則可以包進糖和花生粉做成比較大的「圓仔母」。大人認真動手做,小朋友則在一旁做成各種鳥獸形狀,俗稱「雞母狗仔」。也由於冬至陰陽交替,許多人深信吃了就會快快長大,「吃了就會多一歲」的說法就是這樣來的。南宋文人陸游作品中更曾提到:「吃盡冬至飯便添一歲」。
傳統延續久了,那又紅又白的圓圓外觀也被解釋為「團圓」、「圓滿」,正好迎了中國人熱愛好兆頭的心意,至今於中華文化中已是不可動搖的老習俗。
除了填飽肚子,湯圓的妙用可不少!
南方吃湯圓,北方吃餛飩、餃子
台灣人大多接受閩南文化薰陶,因此冬至吃湯圓,但在中國北方,其實更多人習慣在冬至這天吃餃子,有著「冬至餃子夏至麵」的說法。杭州人喜歡吃餛飩,浙江人則習慣在這天吃蕎麥麵。夠特別了吧?
早期受中華文化影響很深的日本人,同樣將冬至這天視為「太陽的起點」,不過他們的習慣,多數台灣人一定都不知道,他們喜歡吃南瓜招「金運」,以及泡個柚子澡祈求無病無痛!
看完這些,你是否更懂為什麼這天該吃點湯圓了呢?肚子開始咕嚕咕嚕叫的話,不妨附近找家湯圓店解饞吧!吃下肚的不只甜甜滋味,更是中華文化千百年流傳下來的經典回憶。
冬至的禁忌
1.吃湯圓避免「單數」:因為吃單數可能會增加「落單」的可能性。另外,紅、白湯圓分別代表人緣與姻緣,兩種顏色的湯圓都該吃下肚。
2.避免在外逗留:冬至當天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,大約下午5、6點天色就會轉黑,根據民間信仰,陰氣也會隨之變重,所以盡量不要在外逗留
3.冬至前後不宜結婚:在傳統禁忌中,結婚盡量避開「四立四至」,古人認為這是不吉的「四絕日」及「四離日」。另外像是搬家入厝、開工開業或是動土興建也都應該盡量避免。
「冬至」八大開運法如下,錯過了就要等明年!
1. 吃湯圓圓滿如意:
冬至當天要轉運,首要就是吃湯圓。紅湯圓代表金,可招桃花、招人緣,白湯圓代表銀,可招財、旺事業。紅湯圓、白湯圓至少各一顆,湯圓象徵團圓、圓滿,也讓你新的一年更加圓滿如意。
2. 吃餛飩增智慧:
飩餛代表天地交運,陰陽交替混沌不明之際,各種壞運氣都可以順利換運,迎接各種嶄新能量。而對於一些不愛讀書、學業不佳的學子們,可以在冬至當天吃一碗餛飩,代表「混沌初開」,增長一下智慧。
3. 吃水餃旺財:
4. 吃豬腳麵線延壽、除晦氣:
今年沖犯太歲生肖為屬鼠和馬,可以在這天吃一碗豬腳麵線轉運,為人子女記得要買豬腳麵線給父母親吃,盡孝道之外,也是為父母延壽、除晦氣。
5. 進補好運氣:
「冬至進補,春天打虎」,在寒冷的天氣裡為了抵禦嚴冬,身體會消耗掉比平常更多的熱量,因此以高熱量的食品進補,是符合養生之道,冬至進補的食品以肉類為主,再加上各種滋補的藥材燉煮。養精蓄銳,補充元氣,元氣足,神清氣爽,好運氣跟著到,不再無精打采,畏畏縮縮。
6. 買新鞋、新衣和諧順暢:
7. 拜祖先求興旺:
早在周朝,天子就選在冬至日舉行郊祀的典禮。因為日屬陽夜為陰,冬至後白日漸長,陽氣勃發,所以是祭天的最佳時節。擺湯圓在神桌上祭祀祖先,祈求保佑後代子孫興旺。
8. 拜月老求姻緣:
冬至節吃湯圓,亦有團圓之義,「圓」亦為「緣」,未婚男女可利用冬至到月老廟祈求緣份,可先備妥五色絲線,即綠色、紅色、白色、黑色、黃色,分別代表東、南、西、北和中央五個方位及木、火、金、水、土五行,結成五色繩。
誠心誠意祈求月老公公速賜良緣,若覓得好對象,日後會奉上喜餅、喜糖敬謝。(但要說到做到!)然後將五色繩纏在手腕上,平常帶在身上或放入錢包內,增進喜氣,招來緣份。
冬至拜拜的時間是什麼時候?有什麼注意事項?
無論是以前還是現在,冬至對華人來說是個大日子,古代皇帝在冬至會舉辦盛大的宴席祭天拜祖,演變至今,雖然不會大張旗鼓舉國慶祝,但冬至習俗仍然在小家庭中有拜拜的習慣。
冬至拜拜的對象為水官大帝(三界公)以及祖先,《煩惱的時候就求神吧!》一書說明冬至拜拜的流程,拜拜時間以及需要準備的用品,分別如下:
冬至拜拜時間
早上至中午
冬至拜拜流程
- 在神明廳前擺放供桌,準備熟三牲、水果、湯圓3碗、發粿、茶酒各3杯。
- 點香並且向神明誠心祭拜,建議可以向神明說:「今天是冬至,我是XXX,已被果供品和金紙供奉神明,祈求神明保佑全家大家身體健康、萬事如意。」
- 等待香燒超過三分之二後,取下供桌上的紙錢,拜三拜之後燒化。
冬至拜拜用品
拜神明:壽金、刈金、地公金
拜祖先:刈金、銀紙
需要注意的是,水果不要挑選芭樂與釋迦,根據《CMoney投資網誌》的一篇文章指出,因為芭樂的水果籽不容易消化,有「不潔」之意,不適合作為拜拜的敬果;而釋迦外型像釋迦牟尼佛頭部,有大不敬的意思。
此外,現在人起床的時間比較晚,冬至拜拜時間有延後的趨勢,不過,早上陽氣較足,盡量在早上拜完較好。
同場加映:2021冬至進補吃什麼?除了湯圓和餃子外,中醫師怎麼推薦?
冬至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,以往在這個時候正是天氣寒冷卻又即將能迎接新春的日子,因此大家會在這個時候多做進補,也會吃湯圓祈求圓滿。那麼在寒冬中有哪些食物特別適合冬至進補,才可以在這寒冷的節日元氣滿滿呢?中醫認為,冬季養腎最為重要,以下的食物都可以達到補腎養生的效果:
- 羊肉:屬性溫熱,適合怕冷、虛寒瘦弱的人食用。
- 蘿蔔:可清除體內虛火,也能中和羊肉熱性,幫助補虛益氣。
- 山藥:能夠補益腎氣與脾胃,富含多種營養也能幫助消化。
- 烏骨雞:有養肝腎脾、滋陰補陽的好處。
- 堅果:性質溫熱,有助禦寒,且對於健腦補腎也有幫助。
不過,在沒有科學概念的古代,是如何定義冬至來臨呢?周朝時,古人就觀察到每年日照長短有固定週期,日影最長的那一天就是冬至,後來就將當日視為迎接陽氣的日子,並且定為「一年之始」,也因此有「 冬至大如年」的說法,這也是冬至堪稱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一天的原因。
而一般老百姓除了祭祖之外,還會在冬至做什麼呢?坊間有許多說法,其中一個最為人所熟知的冬至由來故事,其中竟是暗藏著些許的悲傷…
傳說,閩南地區曾經有一對貧窮的夫婦,在某一年冬至帶著女兒進城,後來母親卻因體力不支而過世了,父親為了好好安葬妻子,只能決定把女兒賣掉以籌到安葬費;已經失去母親的女兒,聽到這個消息,更因打擊太大而昏厥了,父親為此連忙討了一碗糯米圓與米湯給女兒,希望能喚醒她。
不過,女兒還是希望能讓父親多吃一些,就讓給父親先吃,但父親又想讓給即將分離的女兒…最後父親只能告訴女兒:「這次離別,就像這粒糯米圓分成兩半,等到日後團圓時,我們再一起吃吧!」
後來女兒在有錢人家做丫鬟,仍然每年都希望能與父親團圓,但始終未能實現。她不知道該如何讓父親找到自己,就做了2顆又大又圓的糯米圓,以禮敬門神的名義,在每年的冬至這天將糯米圓黏到門環上,希望父親看到這糯米圓,就能來與女兒相聚…
演變至今,吃湯圓就成了大家過冬至的習俗,象徵團圓。由此可見,無論對皇宮貴族、達官顯要還是平民老百姓來說,冬至是非常特別的日子。
冬至通常是幾月幾號?2021冬至的日期是?
2021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1日,和2020年一樣,而2019年的冬至日期是12月22日,2022年的冬至日期則是12月22日,為什麼會不一樣呢?說到傳統節日,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查閱農曆,不過你有發現每年的冬至日期通常都在國曆12月21日或22日嗎?其實,不只冬至,所有二十四節氣都是以「陽曆」來訂,因為古人也是根據中午太陽的位置,觀察仰角高定不同來訂定節氣,而由於地軸傾斜關係,所以陽曆的節氣日期會有1至2天的變動。
這也是為什麼去年和今年的冬至日期有所不同了,不只是一天的差異,有時冬至的日期還可能晚至國曆的12月23日;因為沒有固定在哪一天是冬至,所以如同清明節一樣被稱為「活節」。
至於冬至是農曆的幾月幾號?則因為冬至是根據太陽的運行而定,與農曆月份、日期以月亮圓缺制定不同,因此冬至沒有固定的農曆日期。
冬至常見的習俗有哪些?有什麼禁忌?
吃湯圓/吃餃子
「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」這句俗諺大家應該很熟悉吧?古代人視冬至為過年,那天吃下湯圓代表添一歲,流傳至今變化並不大,每逢冬至來臨,各大甜食攤販都會湧入人潮,就是為了能帶熱呼呼的湯圓回家跟家人共享。
吃湯圓已經是大家過冬至的必備食物之一,象徵團圓,特別的是客家人過冬至會製作「鹹湯圓」與「甜湯圓」,《台灣人的歲時與節俗》解釋,這是因為祭祀神明主要奉上煮熟的甜湯圓,有「食甜嘴甜」之意。
不過,也有另一種說法,湯圓象徵圓滿與團圓,吃湯圓有「取圓以達陽氣」之意,為了能使陽氣回復,以圓的象徵來迎接陽氣,有吉祥的意涵。除此之外,北方有的人則是吃餛飩與水餃度過冬至,分別代表「增長智慧、能有好運氣」與「財運旺旺來(因為水餃形狀跟元寶相近)」。
貼湯圓
除了吃湯圓,你有聽過把湯圓貼在門上的習俗嗎?《圖解台灣民俗節慶》指出,在清朝時,各家的小孩會把湯圓黏在門窗上,舉行簡單的「餉耗」儀式,或者直接在器物、門扉上黏上一顆湯圓,向神祇(例如窗牖神、傢俱神......等)表達感謝守護與犒賞辛勞的心意,也希望未來一年能繼續獲得神祇保佑。 (編輯推薦: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!補腎護心4食材,健康一整年)
數九:吟唱九九消寒歌
在民間文化方面,有「數九」的習俗,根據《民俗慶典招財的妙用》指出,古時冬至氣候酷寒,天地萬物皆屬休息狀態,人類為了避寒也暫停工作,待在家中顯得愜意,於是從南北朝時期就發展出「數九」的習俗,透過一天一天地數日子,以九為單位,數滿九個九,共81天,代表度過了寒冬,迎向春天的來臨。
不過,光是數九太過乏味,人們開始創作歌曲「九九消寒歌」,歌詞描述氣候變化,平時所做的休閒活動,為生活增添情趣,各地風情不一,所以坊間流傳不同版本的消寒歌。其中,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下面這首:
一九二九不舒手,
三九四九冰上走,
五九六九,沿河看柳,
七九兵開,八九雁來,
九九加一九,犁牛遍地走。
流傳到明代,士紳階級發展出「畫九」、「寫九」習俗,作成「消寒圖」,主要是記錄數九後的天氣,占卜來年農作物豐收,還有消寒之意。
冬至三大禁忌
冬至是舉家團圓的日子,不過,鮮少人知道這天有些禁忌,民俗專家建議民眾盡量不要碰觸,避免招來厄運。
- 吃湯圓避免「單數」:根據《民視》報導,民俗專家張旭初表示,吃湯圓盡量「成雙成對」,因為吃單數可能會增加落單的可能性,還有盡量吃白色與紅色湯圓,分別可招人緣與姻緣。
- 避免在外逗留:張旭初指出,冬至當天大約下午5、6點天色漸黑,陰氣會隨之變重,人的陽氣變弱,所以盡量不要在外逗留,早點回家;除此之外,當天在外避免身著全黑或全白的衣服。
- 冬至前後不宜結婚:在傳統禁忌中,結婚盡量避開「四立四至」,古人認為這是不吉的「四絕日」及「四離日」,其中就包含冬至。
本文摘自
風傳媒
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375861
https://www.storm.mg/lifestyle/3306442
早安健康
https://www.edh.tw/article/25848
http://arvosofa.pixnet.net/blog
Facebook粉絲團 : http://www.facebook.com/arvosofa
line ID : @013ezgrz
留言列表